- UID
- 242
- 好友
- 记录
- 日志
- 相册
- 帖子
- 主题
- 分享
- 精华
- 积分
- 108399
- 威望
- ☆
- 金币
- 两
- 贡献
- 分
- 魅力
- ℃
- 阅读权限
- 200
- 注册时间
- 2009-1-16
- 最后登录
- 1970-1-1
- 在线时间
- 小时
手机阅读本帖:
|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新会员注冊
x
湖北宜都网(融媒记者 陈凡)每天清晨,在松木坪镇茶元寺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,都会响起雄壮的国歌声。年过七旬的退伍老兵江大俭,在自家稻场里的一根自制旗杆上,48年如一日地升着国旗。
升国旗、奏国歌、敬军礼,江大俭对升旗仪式的执着,始于1964年。这一年的8月7日,年仅17岁的江大俭参军入伍,在军营里,升旗仪式是他每天的必修课。
回忆起当时的军营岁月,江大俭依然无法忘怀,“每天把脸一洗,口一漱,早上6点准时升旗,下午6点准时降旗。”
朝升暮降,是习惯,更是责任和使命。服役7年,升旗仪式也陪伴了他7年。直到1971年,江大俭退伍回乡了。回到家乡后,他依然忘不掉军人身份的仪式,“感觉好像不习惯,像差个什么东西,像还有一件事没有做,心里不舒服。”
习惯忘不掉,那就继续保持。江大俭从后山竹林砍来一根竹子,自己动手做起了旗杆。旗杆的长度,他自有讲究,“我这旗杆长度是六米九,之所以带九就是国家永久,祖国万岁的意思。”
尽管是自制旗杆,也要时刻保持笔直、端正,江大俭的严格要求,源于他对国旗的敬畏,对祖国的热爱:“我把国旗升起来了,感觉很舒服,这是我对国旗的一种信仰。”为了确保旗杆能立得正,他也花了不少心思,“在土里打一根钢筋,往钢筋上面一套,旗杆就笔直不会倒了,如果旗杆还不正,就用红布把它固定。”
退伍当年的国庆节,1971年10月1日,江大俭在自家稻场上,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……自此,飘扬的这一抹红色,成为了山乡里最美的颜色。
他坚持升国旗的举动,也引来松木坪镇茶元寺村党总支书记郑全方的关注,“我也是偶然发现,很感动,希望他的行为能够引领和带动更多的人有这样的家国情怀。”
家就是国,国就是家。江大俭一家三代八口人,三名军人,六名党员。现在江大俭已经年过七旬,他还有一个最大的遗憾,就是没有入党,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党员。“我是生在旧社会,长在红旗下,我要积极向组织靠拢,争取做一个优秀合格的党员,更好的为地方,为人民服好务。”
今年,江大俭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。同时,他也在用积极行动向党组织靠拢——每天在家门口升完国旗,江大俭会都带上红袖章,去集镇上做志愿服务:疏导交通、检查卫生,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,“保证退伍不褪色,甘用无名行动,服务好人民。”
以时间砥砺信仰,让岁月见证初心!从家门口第一次升起国旗到现在,江大俭已坚持了整整48年。48年里,旗杆坏了又换,国旗旧了换新,但不变的是“将升国旗进行到底”的信念。
“我准备把不锈钢旗杆弄起来,升旗的时候还要放国歌,降旗的时候,就放《大海航行靠舵手》。”江大俭说,自己对国旗有一份重大的感情,这一生都离不开国旗。
|
|